承办体育赛事需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法规,确保合法性安全性和规范性。以下是基于最新政策(截至2025年)的承办程序及关键要点:
一体育赛事承办的基本法律框架
1. 法规依据
遵循《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令第31号,2023年施行)。地方性法规(如《甘肃省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实施办法》)。2. 适用范围
乐鱼leyu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涵盖主办方(发起者)、承办方(筹备实施者)协办方(支持者)三类主体。3. 基本原则
合法安全公开公平公正诚信文明。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二承办程序的核心环节
(一)申办与审批阶段
1. 国内赛事
一般赛事:无需体育行政部门审批,但需按公安卫健交通等部门规定办理手续。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如全运会):由省级政府申办,报国务院批准。2. 国际赛事
需审批类:涉及奥运/亚运资格敏感区域跨省国际赛事等,需报国家体育总局或国务院审批。由地方主导的国际赛事,由省级外事部门审批并向总局备案。商业性群众性国际赛事:按属地管理原则办理。3. 特殊项目审批
高危险性体育赛事(如登山潜水)需向地方体育行政部门申请许可。健身气功航空体育等需按专项规定审批。(二)组织筹备阶段
1. 协议分工
主办方承办方协办方需以书面协议约定责任。承办方负责具体筹备实施及安全保障。2. 材料准备
必备材料:申请书专业人员资质场地设施合规证明安全预案(含熔断机制)、保险购买证明等。高危险性赛事:额外提交风险评估报告救援方案等。3. 名称规范
不得使用“中国”“国家”等字样(中央机关/全国性组织除外)。不得含宗教政治敏感词汇,避免侵权。(三)安全保障与合规要求
1. 安全责任
承办方需落实医疗安保交通环保等措施。建立熔断机制,制定应急预案。2. 人员管理
参赛者需提供身体条件证明(特殊项目要求)。全员购买意外伤害或公众责任保险。3. 场地与器材
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如国防体育赛事需使用认证器材。(四)赛事执行与监督
1. 信息公开
赛前需公开赛事名称时间规程等基本信息。赛后10个工作日内提交秩序册成绩册等资料。2. 现场管理
维护赛场秩序,防止暴力不当言论等行为。大型赛事需设组委会,分设竞赛医疗等委员会。3. 紧急处理
因自然灾害等需变更或取消赛事的,应及时公告并依法补偿。(五)收尾与总结
1. 财务结算
经费自筹,参赛方自理食宿差旅费。规范收支管理,保留票据备查。2. 材料归档
活动总结宣传材料安全报告等报主管部门备案。三高危险性赛事的特殊要求
1. 许可申请
向地方体育行政部门申请,30日内批复。跨区域赛事由相关地区协商许可方式。2. 材料补充
需提交专业技术人员资质场地安全说明熔断机制等。四承办注意事项
1. 责任主体
承办方对赛事安全负直接责任。2. 协同机制
地方体育部门需联合公安卫健等建立“一站式”服务机制。3. 违规后果
未经审批使用敏感名称未履行安全义务等将承担法律责任。> 提示:具体操作需结合赛事类型规模及属地细则。例如:
国防体育赛事需按《2025全国国防体育运动大联动规程》执行;户外运动赛事需符合《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的生态保护要求。> 建议承办前咨询地方体育局及法律机构,确保全流程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