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中心

围棋各项赛事简介—著名围棋赛事讲解

2025-07-09

以下是围棋主要赛事的系统分类讲解,涵盖世界级锦标赛职业联赛及特色赛事,结合历史背景赛制规则与最新动态(截至2025年6月):

一世界级个人锦标赛

1. 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

  • 创立:1988年由中国台湾企业家应昌期创办,每四年一届,奖金最高(冠军40万美元)。
  • 赛制:30人单败淘汰,决赛五番棋。采用独有的应氏规则
  • 黑贴8点(相当于7.5目),填满计点制;
  • 用时3.5小时,超时罚点(每35分钟罚2点)。
  • 历史意义
  • 首届冠军曹薰铉(1988年)推动韩国围棋崛起;
  • 2005年常昊首为中国夺冠,2024年日本一力辽破中韩垄断。
  • 2. 三星杯LG杯(韩国主办)

  • 特点:年度赛事,奖金丰厚(三星杯冠军约30万美元)。
  • 赛制:双败淘汰或单淘汰,决赛三番棋。韩国棋手长期主导,中国棋手近年竞争力增强(如柯洁多次夺冠)。
  • 3. 春兰杯(中国主办)

  • 地位:中国首个世界围棋大赛(1998年),每两年一届,冠军奖金15万美元。
  • 赛制:24强单败淘汰,决赛三番棋。中国棋手共获8次冠军(截至2025年)。
  • 二职业团体联赛

    1. 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围甲)

  • 创立:1999年,亚洲首个职业围棋联赛。
  • 赛制
  • 2025赛季:16队分常规赛(单循环)和季后赛(淘汰制),末两名降级;
  • 每队4人出场,主将战决定关键积分。
  • 近年亮点
  • 2025年首轮柯洁复出负李轩豪,深圳龙华1-3不敌重庆;陈玉侬罚子仍胜丁浩。
  • 2. 韩国围棋联赛

  • 创立:2004年,借鉴围甲模式。
  • 特点
  • 队伍少(8队)赛程紧凑;
  • 引入“季后赛抢分赛”机制,增加悬念。
  • 3. 中日韩联赛冠军对抗赛

  • 跨域合作:三国联赛冠军队伍交锋,推动围棋国际化(如2023年中韩冠军赛)。
  • 三女子专项赛事

    1. 世界围棋最强女流战

  • 2025年赛事
  • 中国唐嘉雯执白复仇日本“锤妹”上野爱咲美,晋级半决赛对阵韩国崔精;
  • 四强:唐嘉雯(中)vs崔精(韩)、上野梨纱(日)vs卢钰桦(台)。
  • 2. 中国女子围棋甲级联赛(女子围甲)

  • 赛制:10队双循环18轮,无降级压力,旨在培养新人。
  • 代表棋手:於之莹周泓余等多次率队夺冠。
  • 四特色赛事与规则创新

    1. 城市围棋联赛(城围联)

  • 创新点
  • 接力赛模式:每队3-6人轮替落子,强化团队协作;
  • 规模庞大:32队分组,融合业余与职业棋手(2023年178名职业棋手参赛)。
  • 2. 清华校友城际擂台赛

    围棋各项赛事简介—著名围棋赛事讲解
  • 文化意义
  • 2015年首创“互联网+擂台”模式,北京华东广深港三地校友线上对战;
  • 推动高校围棋社群发展(如83岁关培超教授参赛)。
  • 3. 元老联赛(中韩)

  • 定位:退役名手的延续性赛事,如韩国刘昌赫徐奉洙等参与。
  • 五赛事对比与趋势总结

    | 赛事类型 | 代表赛事 | 核心特点 | 近期冠军(2024-2025) |

    |--|-|||

    | 世界个人赛 | 应氏杯 | 高奖金填满计点制 | 一力辽(日) |

    | 职业团体联赛 | 中国围甲 | 主将制降级压力 | 苏泊尔杭州(2024) |

    | 女子赛事 | 世界女流最强战 | 中日韩新锐对决 | 崔精(2024) |

    | 创新赛事 | 城围联 | 接力赛大众参与 | 未提供 |

    围棋赛事正呈现三大趋势:

    1. 规则多样化:应氏规则接力赛等创新提升战术维度;

    2. 女子赛事专业化:独立联赛与跨国对抗增多;

    3. 技术融合:线上平台(如弈城)普及跨地域对战,扩大受众。

    建议关注2025年下半年应氏杯(四年周期)及围甲季后赛,中韩争霸仍是主线。

    乐鱼leyu

    准备好开始吧,它既快速又简单。